
类别: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5-02-22 11:24:29 浏览: 次
必威铸造合金及熔炼思考题1)气体含量的检验(观察度、观察减压凝固试样、气相色谱法、线)氧化夹杂的检测(Al2O3等氧化物夹杂常用溴—甲醇法的化学方法测定)
晶界强化、固溶强化、分散强化、形变强化、复合强化。形变强化与粒子强化在强度提高时,塑性会显著降低;固溶强化在强度提高时塑性还能保持较好的水平;晶界强化时,细化晶粒提高强度也改善塑性。
答:白口铁,碳主要以碳化物的形式存在;灰口铁,碳主要以石墨的形式存在;麻口铁,碳主要以石墨与渗碳体的形式存在。
答:片状石墨铸铁(简称灰铁)、球状石墨铸铁(简称球铁)、可锻铸铁(简称可铁)、蠕虫状石墨铸铁(简称蠕铁)。
采用共晶或过共晶铝硅合金,因为共晶及过共晶铝硅合金中含有大量共晶和初生硅,可以保证合金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低的线胀系数,并提高强度、耐磨性、抗蚀性。同时为了提高该合金的耐热性,还可以向合金中加少量的铜或稀土元素,因为铜和稀土都可以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还可以加入少量的镁必威,使合金可热处理强化,提高室温性能;加入少量的锰,抵消铁的有害作用,也能改善高温强度。由于合金中含有大量的初生硅和共晶硅,因此在熔炼过程中,必须进行变质处理,改变合金的结晶组织,从而改善机械性能。
由于铝镁二元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很大,铸态组织晶体量较少,镁增大液态粘度,此类合金的铸造性能不好,因此其机械性能壁厚效应大。防止措施:1)熔炼和铸造时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防止合金氧化;2)加入少量的铍,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3)细化晶粒
常用方法:常用脱氧剂脱氧,磷铜(Cu-P)中间合金是最常用的脱氧剂。黄铜一般不需要脱氧,因为黄铜中含有锌,锌容易蒸发,能自动除氢和脱氧,所以一般无需精炼和磷铜脱氧
答:孕育处理的目的是:1)消除结晶过冷和白口倾向;2)促进石墨化,增加石墨核心,细化球状石墨,提高石墨球的圆整度,改善球化率;3)减小晶间偏析。球化处理的目的是获得球状石墨,提高铸铁力学性能。
屈服强度就是指金属对起始塑性变形的抗力;抗拉强度是代表最大均匀塑性变形抗力的指标;固溶强化是指形成固溶体使合金强化的方法;时效强化是指通过热处理利用合金的相变产生第二相微粒,造成的强化。
原理:在铝液中吹入气体或产生气体,利用气泡在铝液中的浮升,将氢及夹杂排出液面。因为铝液内气泡中氢的分压起始为零,溶解氢按西华特定律不断进入气泡,随气泡很快逸入大气。精炼方法:包括氯盐精炼、硝酸盐精炼、吹惰性或活性气体精炼等。
答:1)采用高质量的焦炭,2)高的焦炭比,3)合适的风速和风量,4)合理的风口位置,5)预热送风,6)富氧送风,7)改进炉膛形状。
Mg-Al类合金自发凝固状态的晶粒很粗大,铸件壁厚时更明显。晶粒粗大将显著降低合金的机械、铸造性能,因此需要对合金进行孕育处理,细化基体晶粒。
镁合金熔炼时特别容易氧化燃烧,因此熔炼时需要保护。保护方法有熔盐保、合金化保、气体保。熔盐保护的机理:融盐层直接物理隔离;合金化保护的机理:形成致密氧化膜后物理隔离;气体保护的机理:1)与合金反应形成致密保护膜,2)隔离空气
答:在QT生产中,除了会产生一般的铸造缺陷以外,还经常会产生一些特有的缺陷。包括缩孔及缩松、夹渣、皮下气孔、石墨漂浮、球化不良及衰退。
答:表征焦炭层燃烧完全程度的指标称为炉气燃烧比,用ηv表示:ηv =CO2/(CO2CO)×100%;冲天炉内的炉气有自动趋于沿炉壁流动的倾向称为炉壁效应。
答:根据各元素对共晶点实际碳量的影响,将这些元素的量折算成碳量的增减,称为“碳当量”。铸铁含碳量与共晶点实际碳量的比值称为共晶度。球化处理后的铁水,在停留一定时间以后,球化效果会消失,这种现象称为球化衰退。在一定条件下,Fe-C相图有按Fe-石墨和Fe-Fe3C转变的两种可能性,称为铁碳相图的双重性。
熔剂保护熔炼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熔剂粉尘和高温分解出Cl2、HCl和蒸发的盐雾,造成严重的公害;二是铸件容易出现熔剂夹杂,降低抗蚀性和机械性能。因此,发展了镁合金的气体保护熔炼。在含SF6气氛下熔炼,镁合金液面生成MgF2MgO膜,这种MgF2表面膜致密,可起保护作用。但是SF6的温室效应比较显著,为CO2的几百万倍。
优点:1)密度小、质量轻;2)比强度和比刚度高;3)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4)良好的电磁屏蔽能力;5)优良的阻尼减振性能;6)良好的压铸成型及塑性加工性能;7)疲劳强度比铝合金高;8)摩擦时不产生火花、无毒性;9)易于回收和切削加工必威。缺点:1)抗蚀性较差;2)镁合金的熔炼和铸造均需采用专门的防护措施。
锡青铜的结晶温度范围宽,枝晶发达,低熔点的富锡δ相被包围在α枝晶间隙中,此时氢的溶解度因温度下降而急剧降低,呈气泡形式析出,产生背压,把富锡熔体推向枝晶间隙中心。而在凝固后期,铸件从内到外仍存在着大量的显微通道,在氢气泡形成的背压和固态收缩力内外交攻下,迫使富锡熔体沿。枝晶间的显微通道向铸件表面渗出,堆积在铸件表面。
许多变质元素加入铝液后,此保持时间称为变质潜伏期;所谓遗传性,就是质量差的炉料,熔化后获得的铸件组织性能也差,虽然经过正常的熔炼工艺处理仍无改善。
铝液中氧化夹杂越多,则含氢量也越高,铸件越多。因为氧化夹杂物提供了气泡成核的现成界面,促使铸件的形成。
所谓变质处理是在熔融合金中加入少量的一种或几种元素(或加化合物起作用而得),改变合金的结晶组织,从而改善合金机械性能。这种随铸件壁厚增加而使机械性能下降的现象,称为机械性能的壁厚效应。
原因:铝硅合金中的硅相在自发非控制生长条件下会长成粗大的片状,这种形态的脆性相严重割裂基体,大大降低合金的强度和塑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进行变质处理。方法:生产上常在合金液中加入氟化纳与氯盐的混合物来进行变质处理,加入微量的纯钠也有同样效果。
1)标准类铸镁合金(Mg-Al-Zn系合金);2)高强度类铸镁合金(Mg-Zn-Zr系合金):3)耐热类镁合金(Mg-RE-Zn-Zr系合金)
锆对镁合金的影响:1)改善铸造性能;2)除氢作用;3)除杂质作用;4)提高抗蚀性。稀土对镁合金的影响:1)提高机械性能;2)提高热强性;3)改善铸造性能
1)改善合金的组织和亚结构,实现固溶强化和时效强化,充分提高机械性能。通过它还能改善合金的切削加工性能;2)消除铸造或冷加工引起的内应力;3)稳定铸件的组织和形态、尺寸、防止因高温引起合金相变产生体积膨大现象;4)消除偏析,改善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13.如果让你设计一种耐磨、耐热铝合金,请你指出该合金的主要成分和熔炼时需注意的要点,说明理由。
答:一次结晶过程包括初析石墨Fra Baidu bibliotek初析奥氏体的结晶和共晶凝固过程;二次结晶过程包括奥氏体中碳的脱溶和共析转变。
答:在灰铸铁组织中,石墨是决定铸铁性能的主要方面,它对铸铁有双重影响。一方面使灰铸铁的力学性能比较低必威,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度与硬度,但是塑性与韧性几乎为零;另一方面赋予了灰铸铁特殊的性能比如缺口敏感性小、良好的减震性和减摩性。
答:1)合理选定化学成分。在碳当量较低时,适当提高Si/C比,强度性能会有所提高。2)孕育处理。促进石墨化,降低白口倾向;降低断面敏感性;控制石墨形态,消除过冷石墨;适当增高共晶团数和促进细片状珠光体的形成,从而达到改善铸铁的强度性能及性能的目的。3)微量或低合金化。
1)镁:少量的镁,即能大大提高抗拉和屈服强度,随着镁量增加,强化效果不断增大,强度急剧上升,而塑性下降;2)铜:使铝硅合金强度显著增加,但伸长率下降,提高合金的热强性;3)铁:恶化了合金的机械性能,特别是塑性,同时降低了合金的抗蚀性;4)锰:在Al-Si合金中加入锰,可大大降低Fe的危害。
铝铜合金是最典型最重要的时效强化型合金,因此它有很高的室温机械性能;铝铜类合金具有较高的共晶温度,α基体的固溶度在350℃以下变化很小,加入一些难熔元素利于形成成分结构均复杂的第二相,这些相成分区很窄,热硬性很高,因此铝铜类合金具有较高的耐热性;铝铜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较宽,并且液态粘度随铜含量的增加而上升,因此铝铜合金的铸造性能差;铜和铝的电极电位差大,容易引起电化学腐蚀,因此铝铜合金的抗腐蚀性低。
因为Mg-Al类合金含有铝,铝阻碍锆的加入,锆与铝形成ZrAl3化合物下沉到坩埚底部,使Zr损耗掉。孕育处理方法有:1)过热孕育法;2)加碳孕育法。
1)锆的熔点高,密度大;2)锆的化学活性强,锆在高温下易和大气或炉气中的气体反应,形成的化合物也不溶于镁液中,使锆的损耗增加;3)许多元素阻碍增加锆,锆能和镁液中的许多元素等形成化合物,它们不溶于镁液中,沉淀在坩埚底部。一般采用含锆化合物或中间合金加锆。
活塞材料要求具有高的热强性和耐磨性,低的线膨胀系数和密度。共晶及过共晶合金铝硅合金中含有大量共晶和初生硅硅,可以保证合金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低的线胀系数,并提高强度、耐磨性、抗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