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3-12-29 16:57:47 浏览: 次
必威·「BetWay」官方网站精研科技投资逻辑分析精研科技成立于2004年,2015年由常州精研科技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包括大批量提供高复杂度、高精度、高强度、外观精美的定制化MIM核心零部件产品,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笔记本及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领域和汽车领域,并逐步拓展应用到汽车制造和医疗器械等其他领域。控股股东为王明喜及其女儿黄逸超。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消费电子行业,2020年公司总收入为15.64亿元,其中消费电子行业收入为14.13亿元;按照产品划分,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智能手机类,2020年智能手机类收入为11.40亿元,可穿戴设备类和加工服务及其他收入各为2亿元。
自2004年11月设立以来必威,公司采用MIM工艺主要从事医疗手术刀柄、汽车安全气囊零件、纺织机械零件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业务;自2009年开始,增加了笔记本电脑转轴、通信基座、卫浴零件等类别产品;自2012年开始,增加智能手机卡托、平板电脑、耳机零件等类别产品;自2013年开始,增加可穿戴设备表扣、表壳、手机摄像头装饰圈等类别产品。
公司2004年成立,2014年公司收购博研科技100%股份,博研科技主要从事金属件的PVD真空镀膜等表面加工处理业务博研科技主要为公司提供MIM零部件产品的表面处理业务,也对外开展部分业务。公司本身也拥有一部分金属表面处理业务加工工序,在部分工序上与博研科技存在一定重合。整体来看,博研科技与公司在主营业务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2019年公司正式成立传动事业部和散热事业部。目前来看公司的传动事业部主要是用于折叠屏业务。
2021年公司成功收购深圳市安特信技术有限公司60%股权,12月公司又收购瑞典精密100%股权。这两次收购均是疑点重重。
安特信主要致力于智能耳机业务,双方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拥有着业内领先的技术实力、经验丰富的技术管理团队及稳定的产能。本次收购安特信,系公司对消费电子业务的中长线%股权,安特信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3亿,60%股权为1.8亿,业绩目标是2020年-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200万、2400万、3600万。但安特信2021年并没有完成业绩目标,公司会计提7000-9000万商誉,补偿款有9000万。2021年亏损的主要逻辑是物料的备库、良率等导致毛利达不到,下半年是亏损加大的。四季度介入管理,12月份是已经停止亏损了。
瑞典精密主营精密塑胶件及其组件,大部分客户从设立之初来自汽车领域,近年来也逐步切入医疗器件和智能家居类客户,收购后未来四个战略方向分别为汽车、医疗、智能家居、消费电子。公司表示收购瑞点精密主要是业务的协同性,比如公司设立的传动事业部,近期接到一个新订单,为智能家居中扫地机器人控制水的流动泵,传动部门需要做整个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其中就会需要精密塑胶件,且对于塑胶件的质量和反应速度的要求都比较高,而瑞点精密在精密塑胶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与瑞点精密的协作,极大的提升了合作效率,也很快的向客户提交了产品设计的初稿。
公司用2.25亿元现金收购常州瑞点精密100%股权,瑞点精密前三大股东分别为王明喜、黄逸超和金文英,股权占比合计达75%,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当时瑞点精密股东全部权益账面价值仅2400万元,与交易对价相比增值约2亿元,增值率829%。支付方案分三次支付,第三次是业绩对赌,将受让方应支付剩余30%交易款作为本协议业绩对赌的金额。业绩目标为2021-2023年年度瑞点精密净利润分别为1400万、2100万、3000万元。
收购瑞点精密对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无明显促进作用,从毛利率上看,2020年、2021年前三季度,瑞点精密毛利率分别为18.27%、26.61%,与精研科技的25%以上的毛利率相比并不出色。瑞点精密资产负债率逾80%。截至2020年末,瑞点精密资产总额为1.38亿元,负债总额为1.26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1.5%。三季度末,瑞点精密资产负债率虽下降至81.5%,但仍然维持较高的债务水平,其中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合计逾9400万元,在瑞点精密负债总额中占比达88.94%,约是其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5倍,短期面临着较大的还款压力。依靠高杠杆经营的公司,如何撑得起8倍的溢价?
截至2021年9月30日瑞点精密已逾期的应收账款1580.8万元,在应收账款中占比达37%,较2020年度上升近1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新增坏账准备464.89万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较上年末提高10.26个百分点。在高杠杆的经营环境下,应收账款的周转若不能保证,瑞点精密所面临的的风险可能会加大。
若此次收购计划顺利实施并完成最终交割,王明喜、黄逸超和金文英三人合计能从这次收购中获得现金近1.69亿元。如果未来瑞点精密的经营状况撑不起8倍的溢价,利益受损的只有精研科技的普通投资者。
2020年,精研科技获准发行面值总额5.7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6年,并按面值发行,该可转换公司债券于2020年12月22日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其中,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王明喜、黄逸超及其一致行动人常州创研投资(黄逸超持股59.5%)共获配185.54万张,占发行总量的32.55%。
在可转债上市首日,王明喜、黄逸超及其一致行动人就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合计减持119.62万张,占本次发行总量的20.99%。按照当日可转债交易均价104.76元/张计算,合计套现约1.25亿元,合计获利逾560万元。2020年12月23日至1月8日之间,王明喜、黄逸超及其一致行动人再度减持可转债65.93万张,完成清仓。按照期间收盘价均价106.41元/张计算,合计套现约7000万元,合计获利逾420万元。
公司根据客户的订单或生产计划安排采购,实行“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并通过供应商开发、绩效监控、年度审核与替发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动态化管理,保证公司生产的稳定性。在生产上,不同客户对产品的工艺、技术参数、质量标准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需求差异,且产品生产工艺环节较多,因此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并结合自主生产和外协加工安排生产。
粉末冶金(Powder Metallurgy,简称PM)是制取金属粉末或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业技术。
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MIM)是一种成熟的制造技术是PM的一个分类,主要用于生产小型、精密、三维形状复杂、高性能的金属零件。相较于传统金属成型技术(如机加工、精密铸造、传统粉末冶金),MIM具备经济性更高、产品复杂程度更高、材料选择范围更广、产品密度更高、尺寸精度更高、量产能力更灵活、原料利用率更高七大优势,MIM在特定应用场景(形状复杂程度要求高、材料性能要求高等)快速推广。MIM工艺已成为国际粉末冶金领域发展迅速、富有前景的一种新型“近净成形”技术,被业界誉为当今“最热门的零部件成形技术”,在全球10大先进制造技术中排名第二。
国内第一批做MIM产业应用的企业孵化自高校研究院所,代表企业是依托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的湖南英捷,以及依托钢铁研究总院和北京科技大学的安泰科技。精研科技、上海富驰(目前是东睦股份控股子公司)是第一批从事MIM的民营企业,由中南大学课题组成员和公司创始人一起创办。境外企业代表是李嘉诚夫人庄氏家族旗下的中南昶联,主要是为自家公司中南钟表生产手表零部件。
MIM行业主要壁垒在于技术和经验。一方面,原材料中金属粉末与粘结剂的配比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密度、精度、强度;另一方面,MIM生产核心环节烧结工艺需要根据不同的注射坯件进行差异化处理,确保致密度、金属性能、减少形变。因此拥有一定规模且具备丰富案例的企业才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必威。不恰当的比喻,有点像MCU。有大量成熟case的老牌大厂才有竞争优势。这也是精研科技的核心产品竞争优势。从金属粉末注射成形的产业链来看,上业主要提供产品原材料,包括金属粉末、粘结剂等必威,金属粉末及粘结剂需要经过混合生成喂料,才能作为MIM产品的直接原料。金属粉末和粘结剂分别属于金属和化工产业,上述产业经过长时间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产业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市场供应充足,能够充分满足MIM产品的发展需求。
按照销售额计算,全球MIM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9.3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30.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5%,预计2023年MIM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44.2亿美元,2026年将达到52.6亿美元,对应2019-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7.87%;中国MIM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从2012年的12.2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101.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26%,并呈现出逐年稳定增长的态势,其中2020年同比增速为16.6%。
从区域来看,中国MIM市场占全球市场的40%,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北美、 欧洲MIM市场占全球市场的17%,也是全球重要的市场。从下游应用来看,中国MIM市场应用主要聚焦于手机等消费电子行业,手机应用占比近70%;北美MIM应用主要聚焦于、医疗,分别占比为33%、33%;欧洲MIM应用较为分散,其中汽车、应用占比为22%、21%。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MIM生产企业众多截至2019年,全国(不包括地区)共有金属注射成形生产企业及车间200余家,但具备规模优势和大客户资源的企业有限,营收超过2亿元的企业数量不超过10家。全球MIM厂家有数百家,其中约有75%分布在亚洲,以国内厂家居多。
按照业务规模可将行业内MIM企业分为三个竞争梯队:第一梯队的MIM企业收入规模在2亿元以上,具有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主要客户为国际品牌或国内知名品牌企业,主要包括富士康集团、中南昶联、晟铭电子、精研科技、富驰高科、泛海统联、全亿大等;第二梯队的MIM企业收入规模在5,000万元至2亿元,竞争实力弱于第一梯队,主要为国内品牌企业配套生产MIM零部件产品,客户集中度往往较高;第三梯队的MIM企业收入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通常企业的整体技术研发能力较弱,仅通过设备的购置和人员的铺设进行中小批量的MIM产品生产。